看了一部電影Minari的預告片結果爆哭,現在不知道怎麼收拾心情上班😅
故事簡言之就是一個韓國家庭移民到美國的故事。
有一幕媽媽對爸爸說:我們繼續這樣下去會破產。
又一幕爸爸對她說:妳記得我們結婚時,說好我們要搬到美國去嗎?
記得。然後下一幕是農舍(之類的)燒起來。
//
懷到馬克時,我們說,等他大一點有天我們一定要搬去德國。
我們真的去了,還從杜賽搬到柏林,我們2012年認識的城市。
曾經,我想過再這麼下去我們存款會燒光,可是總覺得還有希望,我們都走這麼遠了,不是嗎?
回來台灣後,跟德國小小的連結是,家附近的麵包店不知道為什麼總是放德文歌,今天我想說要不要買個麵包?但我不想聽到德文歌,所以路過沒進去了。
我知道台北這個選擇是對的,可是情緒上卻突然間過不去。
這個月,要暫時把德國的房子清空轉給下個房客了,光是隔空處理家具,看到照片我都感傷,還因此玻璃心被下個房客的信給激怒😂 (因為他有些家具要承接,有些不要,標粗體跟紅字說,請一定要清空,不然他們搬進來沒辦法住得舒適,會感覺像住在儲藏室,我看到火氣整個上來,我們沒有不清,你根本還沒搬進來,而且你家才儲藏室你全家都儲藏室!!幹,我家很舒服好嗎!)
這幾天某人bcc我他寫給德國第一份工作的老闆的信,感謝他當時願意給這個來路不明的日本人機會,沒有那老闆的信任敢發offer,我們一家不會這樣輾轉在德國多年,後面生活的酸甜苦辣,不影響我們對那位老闆的感激,我從來沒遇過他,但他一個決定,真的影響了一個家庭三個人的人生。
我只想說,為了在德國生存,我們都盡力了,盡力了就會無憾,但無憾不代表就沒有傷感,因為疫情走得倉促,從來沒好好道別,情緒突然湧上心頭,但是,該來開會了...🤣🤣
//
電影上映後我絕對不會去看,或只能之後躲在家裡偷看偷哭哈哈哈。
(預告片我放在留言,不能亂看,如果有相關經驗的人看了一定哭)